联系热线
传导杂散测试的目的及测试方法
传导杂散测试(Conducted Emissions Testing)是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EMC)测试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评估设备在工作状态下是否会向外界传导电磁噪声或干扰,可能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操作。这些电磁噪声可能通过电源线、信号线或其他导体传播出去,从而干扰其他设备的性能。
传导杂散测试通常针对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以确定设备是否会在电源线和信号线上产生不受欢迎的电磁辐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射频传导杂散测试(RF Conducted Emissions):这是最常见的测试类型,涉及将设备连接到射频噪声分析仪,并在不同频率范围内测量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水平。测试会在不同工作模式、频率范围和功率级别下进行,以确保设备在各种条件下都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
2.电源线传导杂散测试(Power Line Conducted Emissions):该测试关注设备通过电源线传导出的电磁噪声。设备会连接到模拟电源线,然后在不同频率下测量电磁噪声水平。测试中会模拟不同的操作模式,例如设备开机、待机、工作等。
3.信号线传导杂散测试(Signal Line Conducted Emissions):这个测试类型关注设备通过信号线(如数据线、通信线)传导出的电磁噪声。类似于电源线测试,设备会连接到模拟信号线,然后在不同频率下测量电磁噪声水平。
测试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设备准备: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按照测试要求配置。
2.连接测试设备:将设备连接到相应的测试仪器,例如射频噪声分析仪、模拟电源线、模拟信号线等。
3.测试设置:根据测试标准和规范,设置测试参数,包括频率范围、功率级别等。
4.测试执行:进行测试,记录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电磁噪声水平。
5.数据分析:将测得的数据与适用的电磁兼容性标准进行比较,判断设备是否合格。如果超出了规定的限值,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传导杂散噪声。
6.报告撰写:撰写测试报告,记录测试方法、结果和分析,以供审核和认证之用。
传导杂散测试是确保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与其他设备和系统共存的重要一环。合格的传导杂散测试有助于降低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确保设备在电磁兼容性。